天天头条:青山湖区今年将改造66个老旧小区

柏油马路干净整洁、地下管网雨污分流、绿化空间生机盎然、停车泊位规范有序……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深入开展,青山湖区群众幸福生活的“实景图”越来越清晰。

近年来,青山湖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为目标,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稳步推进,小区居住条件持续改善。2023年,青山湖区将对辖区7个镇、街,共66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涵盖415栋16184户,覆盖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

去年50个改造项目主体完工


(资料图)

小区坑洼道路被修复一新,积水问题彻底解决……在青山湖区,一个个老旧小区脱下“旧衣”,焕发全新活力。

根据数据显示,去年青山湖区5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主体均已完工,完成投资额3.34亿元。新增停车位3200余个,其中新增生态绿色停车位486个,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居民反映的停车难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青山路电化厂社区的闲置荒地改造成30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广场,新建生态停车位、种植绿化,设置议事亭、健身器材、休闲座椅……不仅拓展了空间、提高了绿化面积,还解决了停车难题,提供了休闲健身场所,实现了改前改后小区环境的大变样,受到居民的一致称赞。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区改造中,青山湖区大力推广使用新型“一体化”井盖、预制的“一体化”水泥化粪池等,进一步提升改造品质。同时,小区的排水单元整治、老旧燃气管网改造等同步推进,避免反复开挖施工给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尽管还是老小区,但现在处处焕然一新,再也不用担心漏水、堵塞等问题。”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居民开心地说。

民主协商贯穿改造全过程

“老旧小区改造要分清轻重缓急,精心统筹谋划,分批进行改造,将基础条件差、硬件设施薄弱和市民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优先纳入改造计划,切实帮助群众改善生活居住环境。”青山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魏强如是说。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青山湖区积极引导市民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推广“方案共谋、点位共建、环境共管、效果共评、服务共享”的“五共”理念,将民主协商贯穿于改造全过程。

“在前期确定改造方案和内容时,干部先进行入户调查,广泛征求居民改造意愿,提炼出可以进行改造的项目‘菜单’,让居民共同研究确定改造的内容,再科学合理地制定改造方案,并将改造内容、改造资金、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等内容向居民公开公示,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接受群众监督。”青山湖区老旧小区改造(专班)副主任熊子垚说。

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方案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形成共谋;改造中问计于民,达成共建;改造后问效于民,实现共评……青山湖区在旧改工作推动中充分发挥老旧小区居民“主人翁”作用。

老旧小区改造是个系统工程,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青山湖区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与水环境治理、城乡环境整治、街区治理、深化文明创建等城市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探索老旧小区改造连片效应。以老旧小区改造为示范点,带动周边背街小巷环境提升,着力探索一条“以点带面、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新路子。

推动物业管理全覆盖

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建,七分管”。

“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管理缺失的问题,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必须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为此,青山湖区在改造中积极推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熊子垚说,“改造将根据实际需求,采取社会化、社区自治、准物业等多样化的物业管理模式。”

一个老旧小区有一个老旧小区的实情和特点,因地制宜,提升管理“精准度”尤为重要。

针对每个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青山湖区采取“一区一策”管理思路,对于条件成熟的小区,改造后引导成立业主委员会,引进社会化物业服务企业,实现小区后续管理的制度化、常态化和专业化。同时,从热心公益、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志愿者中推选出居民代表,帮助处理老旧小区改造中出现的各项管理问题,实行自治共管。

对于一时难以引进物业企业的小区,采取以街道、社区为服务主体的“准物业管理模式”,即由街道办事处牵头成立非营利物业服务企业,各社区各自成立相应的分支机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实行不以营利为目的、街道补贴的物业服务模式,在社区管理人员的统筹下,聘用工作人员,为分管的小区内居民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做好老旧小区改造的“后半篇文章”。(全媒体记者邬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