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速讯:南昌开展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沿赣江干流进行河道清淤、河岸复绿

构建生态廊道 守护河畅水清


(资料图)

近日,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南昌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年)》进行批复前公示。《规划》提出,以“一江、一湖、两河、三屏”的自然本底和南昌市“水都、绿谷、蓝带”的生态本底为依托,构建“一核一带三网五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开展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南昌市处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属鄱阳湖冲积平原及浅丘地带,自然地理格局呈现“东湖、西山、北洲、南泽”的特征,境内水网密布,湖泊众多,鄱阳湖、抚河及赣江等入湖水系形成了南昌生态的“核心”和“骨架”,初步构成了极具南昌特色以水为核心要素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规划》提出,继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退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着力开展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大幅改善水生态质量。大力开展森林生态保护和修复,稳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加强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有效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农田生态修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构建蓝绿生态网络体系。

《规划》明确,到2025年,生态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修复格局得到优化,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全市森林、湿地资源总量质量稳步提升,鄱阳湖、赣江、抚河及南、北潦河等河湖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农村水环境逐步得到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能力显著加强,城市人居生态品质稳步提高。“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更加健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价值转化和生态产业得到发展,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南昌市“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显著好转,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新格局。

“一核一带三网五区”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方面,《规划》提出,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尊重南昌市自然地理格局,落实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以“一江、一湖、两河、三屏”的自然本底和南昌市“水都、绿谷、蓝带”的生态本底为依托,构建“一核一带三网五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一核:鄱阳湖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核。以保护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自然形态,提升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大力开展鄱阳湖河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合理构建生态缓冲区,扩充湿地环境容量,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提升水环境质量,维护湖区生物多样性。积极推动鄱阳湖自然保护地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加强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开展鄱阳湖沿岸农田生态治理,推进临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升级临湖生态基础设施、城市雨污管网设施建设。

一带:赣江生态带。沿赣江干流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开展河道清淤、河岸复绿,推动湿地公园和湖湾港汊整治修复。实施赣江干流入湖口沿湖沿岸河网水系连通及沿岸生态缓冲带建设,推进沿湖沿岸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开展沿湖沿岸重要山塘水库及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修复。对新建区、南昌县等县区河湖沿岸沙化土地进行生态治理,对沿岸废弃露天矿山生态系统实施恢复重建,打造赣江最美岸线。

三网:水网——以“一江”(赣江)“十河”(抚河、玉带河、乌沙河等河流)串“百湖”(瑶湖、艾溪湖、青山湖、东南西北湖、象湖、梅湖、前湖、礼步湖、黄家湖与孔目湖等湖泊)的水系连通为重点,构建“一湖三脉、百湖千泽,河湖互济,湿地广布”的生态水网。

林网——重点修复峤岭、梅岭、大公岭3个林地资源集中区,维系林地资源集中区水源涵养、林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林地斑块之间廊道联系,构建“两屏三片、五廊多脉,内外相通,有机融合”的生态林网;重点建设城市郊野绿地、湿地公园等,打通城乡生态网络及通风廊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城市病。

鸟网——基于鄱阳湖主湖区、军山湖-青岚湖湖区两片水鸟核心栖息保护区和峤岭、梅岭、大公岭三片林鸟核心栖息保护区,补充修复鸟类迁徙廊道和城内城外点状栖息地,营造“两湖三林、多廊多点,水陆协同,人鸟共生”的生态鸟网。

五区:鄱阳湖南岸生态修复区、赣江(南昌段)生态修复区、抚河(南昌段)生态修复区、峤岭-梅岭生态修复区、环军山湖生态修复区。

实施6个生态修复重大工程

《规划》提出,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部署6个重大工程及20个子工程,协同解决区域突出生态问题,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系统质量。

规划实施鄱阳湖南部湿地生态功能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主要包括鄱阳湖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岸线缓冲带修复等3个子工程。其中,重点加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通过河道生态护坡、生态湿地、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微地形改造等措施,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重建湿地生态缓冲带,保障珍稀物种栖息地生态安全。

规划实施赣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主要包括赣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城乡生态廊道连通、森林质量提升、农村生态质量提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5个子工程。其中提出,重点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实施河湖截污清淤改造,整治赣江水生态环境,修复河道岸线,保障岸线生态安全;实施“四纵三横”水系连通工程,连通赣江与南昌市内河内湖水系,改善水质、活化水体、改善鱼类洄游繁衍环境,加强江豚种群资源监测和栖息地生态保护。建立连通城区绿道系统网络,提高绿化质量,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构建完整的连贯的城乡绿地系统。通过更新改造、补植补造、封山改造、抚育改造等方式,调整林分树种,改善林分结构、着力提高森林水源涵养能力。

规划实施抚河流域生态质量提升与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主要包括抚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等3个子工程。

规划实施潦河流域水源涵养与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潦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土地综合整治、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3个子工程。

规划实施峤岭—梅岭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主要包括峤岭—梅岭森林质量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2个子工程。

规划实施大公岭低丘岗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农村水系整治修复、土地综合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大公岭森林质量提升等4个子工程。

(南昌晚报·南昌客户端记者吴跃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