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日讯!谋发展 献良策 推动航空产业“振翅腾飞”——2022中国航空产业大会主旨报告会发言摘登

11月25日上午,2022中国航空产业大会主旨报告会在前湖迎宾馆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华,中国航空学会名誉副理事长、航空工业集团科技部原部长张聚恩,中国商飞公司工程总师、ARJ21飞机型号总设计师陈勇等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航空发动机”“中国航空产业”“江西航天发展”等议题发表主旨演讲,为加速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

发展航空科教文旅产业做强航空小镇建设


(资料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

进一步完善我国自己的先进航空发动机设计体系和数值仿真系统,才能不断地提高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经过20年努力,我国几个重点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及大飞机走完了自主研制全过程,突破了新一代关键技术,完成了从“跟踪研仿到自主研制”,从“航空动力大国到强国”的战略转变。

对于江西省发展航空产业,要更加突出江西省航空产业的战略定位,认真做好江西省航空产业发展的顶层规划与布局,全力推进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并大力发展航空科教文旅产业,做实做强航空小镇建设。江西省航空基础条件优越,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拉动实体经济发展,完全有条件打造成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龙头省”。

江西省可以尝试成立省级平台公司和省级租赁公司,统筹全省航空资源,推动航空产业市场化,同时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此外,还可以把航空科教文旅产业建设与江西省“红色”“绿色”旅游融合发展,形成江西旅游文化产业新生态。

打造全新的飞机元件与系统产业链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

人类发明了各种飞行器,形成了流体动力控制和燃气控制的理论体系和关键技术,尤其是解决了复杂极端环境下电液伺服控制的应用技术。先进流体动力控制,是指极端温度、极端尺寸、极端环境下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的高端装备动力控制系统及其元件,而流体力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流动物质有关的力学学科,通常可以分为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主要是流体动力学,就是研究飞行器与流体(主要是空气)发生相对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流体动力元件中流道的作用是利用流体流动来传递液体的压力,从而实现所要求的驱动动作及控制功能。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航天液体动力技术是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飞机上有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相比民用范围,飞机上使用的液压系统对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目前正在研发自己的液压系统产业,来打造全新的飞机元件与系统产业链。

江西发展旋翼无人机的前景非常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

短期内,我国通用飞机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县(乡)商务平台与快递物流体系建设上的应用,建议以旋翼无人机为主,旋翼无人机主要优点在于投资少、见效快、适用性广。将旋翼无人机作为通用飞机技术发展的突破点,可带动航空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赋能新农村建设与科技转型,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

旋翼无人机凭借其强灵活性、高扩展性的特点,在城市物流运输、医疗救护、城市管理、文化旅游与城市测绘方面具有极大发展潜力,能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城市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江西社会治理效能、优化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江西特色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江西发展旋翼无人机的前景非常大,因为江西拥有独有的航空产业、航空院校作为支撑,可在产业基地培养专业人才。

要建立航空发动机数字样机的快速原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华

在航空发动机寿命周期中,通过物理模型传感器的更新运用形成“数字”发动机,使航空发动机从设计、实施到迭代的开发过程中能够直接采集数据进行分析。

目前,我们研究的目标是要建立航空发动机数字样机的快速原型,集成并开发三维沉浸式可交互的虚拟视景仿真展示系统,同时经过数字发动机初期研究和详细调研论证,形成数字发动机研究项目整体规划和具体技术路径。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关键技术突破——结构样机的装备和材料、工业设计一体化。接下来,我们将利用数字发动机(一期)建设的成果,结合行业需求,利用工业部门的真实试验数据,修正项目研发的需求模型、系统模型、性能模型、结构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信度,最终服务于ACE等型号的设计优化与集成验证过程。

航空发展研发体系要形成适用于数字化的全方位优势,突破提供互联互通的智能化数字化问题研究平台,加快科技数字化研究,实现前沿创新关键技术。

最大程度激发航空产业效应

中国航空学会名誉副理事长、航空工业集团科技部原部长张聚恩

根据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航空航天制造业产值约8380亿美元,我国在全球国家排名中位于第三,该报告认为,我国拥有良好资源和国家禀赋,是目前全球航空产业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出口额最小、逆差最大的国家;同时目前正在转向研发、生产新构型飞机。

报告中评价的中国航空产品“产量低”,显然不符合现事实。除了民机,我国的其他机型生产产量正在快速提高,部分机型产量世界第一,随着技术进步、产能提升和管理改善,成本应该处于下降态势,但在为基础工业提供的元器件、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阶段,将成本控制在较为理想的水平上,维持一个合理的价格,实数难能可贵。

对我们中国的航发事业,要看到进步,抱有信心。目前,我国的发动机科研生产体系基本建成,军用航空装备90%配套发动机实现了自主保障。就目前而言,我国航空事业需要建树两个发展理念,一是,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丢掉幻想、自立自强;二是,补上短板,最大程度地激发航空产业效应。

氢能源动力新能源支线飞机将成为热点

中国商飞公司工程总师、ARJ21飞机型号总设计师陈勇

我们在南昌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管控和交付基地,今年在此交付了13架飞机,到年底将交付超过20架飞机。南昌将成为中国商飞改装试飞完工和交付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

我国航空市场运输潜力巨大,随着中国商飞介入全球航空市场竞争,新飞机构型的研制必须实现降本增效和设计优化并行。但我国还缺少一款真正适合国内直飞的支线飞机,因此,目前支线航线主要还是由支线飞机和干线飞机共同执飞。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满足2028年碳排放要求,在与商飞现有的产品体系具备共通性的情况下,使用氢能源动力的新能源支线飞机将是热点。

绿色发展、增升降阻,在保证满足航空行业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优化降低成本,是国际民航组织对飞机研制发展的要求。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气产能将超过3700万吨,制氢成本将大幅降低,氢燃料电池在成本和能量都将出现突破,以此达到比当前航空燃料更为经济、环保的优势,未来支线飞机的研发,即可用到更低的成本、更经济的环保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高学斌刘宁昕欧阳雨婷整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