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政民“连心桥” 共画医保“同心圆”


(资料图片)

来访群众和受邀代表了解我市医疗保障政策和工作

参保群众如何办理门诊费用报销?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可享受哪些生育待遇?近日,市医保局在市民中心政务公开专区开展了2023年“政府开放周”专题活动,邀请了部分市民代表、企业代表、两定医药机构代表来到现场,观摩体验医保经办服务。市医保局工作人员穿梭其间,贴心地送上宣传折页,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次政务公开活动的有关内容。

翻开折页,一项项如何办理医保业务的具体流程一目了然。今年以来,我市医保部门不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医保制度普惠性、基础性、托底性保障效能,梯次减轻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实施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动态管理,分类健全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双预警机制。健全了我市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不断提升医疗救助制度托底保障能力,让困难群众看病有“医”靠。据统计,自1月6日《南昌市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细则》正式实施以来,我市医疗救助9.93万人次,其中住院1.25万人次,门诊8.68万次;医疗救助金额4644.27万元,倾斜救助金额10.22万元。

参加此次活动的程淑阁今年66岁,是一位高血压、糖尿病的“老病号”。挂号、开单子、缴费、取药……患病的早些年,跑医院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医疗费用也成为家里的一大负担。“用的还是那些药,但自己要掏的钱变少了。”她告诉记者,这些年,她发现自己看病就医的费用与之前相比在逐渐变少。除了“变薄”的医药账单,对她来说,还有一个新变化,来医院的频次明显减少,“现在的医保政策越来越好了,特殊病种门诊一次可以开三个月的药,还能签约送药上门。”程奶奶有感而发地说道。

不断织密织牢医疗保障网,我市医保部门还不断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落地。同时,为了让群众更便捷高效地办理医疗服务,医保部门还精准推进医保“数智化”转型升级,以医保信息平台为基础,优化各业务子系统功能,推进医保移动支付、医保服务终端、医疗电子结算凭证、“互联网+医保”服务等场景应用。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全市医保电子凭证使用激活人数达441.48万人,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实现“无卡就医”。

“参保居民不分城乡,都按照统一的政策参保缴费和享受待遇了。”“现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就可直接联网结算,无需像以前一样两头跑。”“集采落地后,很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医保报销比例也有了明显提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细数着这些变化,一项项医保改革举措在我市落地生根,让市民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我们将继续坚持‘开门办医保’的工作理念,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市医保局副局长刘凯说,下一步,市医保局将不断夯实民生保障基础,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保服务需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释放更多医保普惠红利,努力提升全市参保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任曼全媒体记者万玲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