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胎发笔 制作需要36道工序

非遗传承人陈斌芳还创新推出夫妻结发笔、家谱发笔等产品

陈斌芳讲解胎发笔的制作工序


(资料图)

胎发笔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个新鲜词,但它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胎发笔。人们用婴儿第一次理下的胎发制作毛笔,因书写绘画流畅而大受欢迎,且极具纪念意义。在南昌市东湖区,就有着这样一家笔庄,专业制作胎发笔,其胎发笔制作技艺2017年被评为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因胎发笔市场订单日渐减少,为了让这项传统制作技艺焕发活力,胎发笔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斌芳在胎发笔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夫妻结发笔、家谱发笔、高考状元发笔等多种产品。

胎发笔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日前,在东湖区建德观街吉祥笔庄里,东湖胎发笔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斌芳一边看店,一边向记者介绍胎发笔的历史。

据陈斌芳介绍,胎发笔是婴儿出生后第一次理下的头发做成的毛笔,弥足珍贵。胎发笔历史悠久,制作技艺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开始盛行。在明朝时,南昌开始出现专门制作胎发笔的人员。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传承,胎发笔制作后挂房梁之上,希望子孙后代成为国之栋梁,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项民俗,有着重要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除了有纪念意义外,胎发笔实用性也很强。”陈斌芳表示,在古代书写工具主要以毛笔为主,因胎发的尖端是自然出尖,做的毛笔质量最好,书写最为流畅,是不可多得的好笔。正是因为这样,千年来胎发笔长盛不衰,广受百姓欢迎,更是被古代读书人视为珍宝。

据了解,目前在南昌杏花楼内的“瀚”“屏”青石碑,就是用发笔书写的作品,有着600多年历史。

36道工序制作出一支完美的胎发笔

据介绍,陈斌芳的胎发笔制作技艺习自其父亲陈金保。在耳濡目染下,陈斌芳从小对胎发制笔有浓厚的兴趣,跟着父亲学习用头发制作毛笔和手工雕刻等技艺,并学习婴儿传统理发礼仪。

“学习胎发笔制作需要很长时间,如果要制作一支精美的胎发笔,就更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历练。”陈斌芳介绍,胎发笔的制作工艺精湛、细腻,需要经过脱水防腐,反复的根对根、尖对尖比对,笔杆抛光、打磨、雕刻等36道工序,能完好保存头发的DNA。“根据客户需求,在一支细小的笔杆上雕刻各种图案和文字,极其考验耐心和细心,一旦雕刻有一点点错误,就要重新制作,保证呈现给客户的是完美的胎发笔。”

胎发笔市场订单日渐减少

陈斌芳表示,经过脱水防腐处理后的头发笔可永久保存、千年不腐,独一无二,可收藏、可书写,以前要求制作胎发笔的人员很多。“在十几年前,我们这里的订单量很大,甚至是忙不过来。”陈斌芳一边翻着订单本一边向记者展示,订单本上整齐地写着客户的名字、电话和订单要求。“你看,十年前一个月的订单,比现在一年接的订单都要多。”

陈斌芳认为,胎发笔订单量日渐减少,一是因为目前使用毛笔书写的人越来越少了,另外就是目前年轻人对于胎发笔知之甚少。

据了解,为了让胎发笔制作技艺传承下去,陈斌芳和弟弟陈斌元带了不少徒弟,传授制作技艺。“带的徒弟现在都成了制笔的老师傅了,他们也都是用时间和制笔材料磨炼出来的。”为了有更多的订单留住培养出来的制笔技术人员,陈斌元常驻上海,开拓江浙沪市场。“目前来自江浙沪的订单比较多,我弟弟接到订单,我们在南昌制作。”

创新推出夫妻结发笔、家谱发笔

为了提高订单量,陈斌芳和陈斌元姐弟一直在研究创新,以求找到更受市场欢迎的发笔。据介绍,目前,他们推出了夫妻结发笔、家谱发笔和状元发笔等多个种类的发笔,赋予不同发笔不同的纪念意义。其中,夫妻结发笔是为了见证夫妻间的爱情,夫妻相守不离不弃;状元发笔是以即将离家远行的学子的发丝制成,制作发笔陪伴双亲、以慰思念之情;而家谱发笔是为了完善城市流失的家谱传承文化,让后人多一个了解先辈的途径,并铭记于心。

“你看,这就是我们制作的一支家谱发笔,这里面是家族成员头发,毛笔杆上会雕刻上家族里所有成员的名字,很有纪念意义。”陈斌芳随手从柜台中拿出一支家谱发笔展示,“这支笔是五代同堂的一个客户,特意制作的家谱笔,这支笔不但雕刻了家族五代成员的名字,还保留了他们长辈的头发,他们长辈的DNA也完好保存了。”

据了解,陈斌芳、陈斌元姐弟还在不断探索制作更多的发笔,“只要客户有需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要求,为他们量身定做独一无二的发笔。”

陈斌芳表示,对于非遗项目胎发笔制作技艺,他们会努力做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未来还打算开设发笔博物馆,展览各种发笔,拍摄有关发笔的传承电影,让更多人了解发笔。(全媒体记者熊金标文刘铭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