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极具挑战、极为不易的一年。南昌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以率先“作示范、勇争先”的姿态,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打造“一枢纽四中心”,高效统筹、全力以赴“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稳住”的基础持续巩固,“进好”的趋势不断加强,“调优”的局面正在形成。
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资料图)
成立4支“洪城红”应急队伍,因地制宜划定619个区域围合管理;
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幅度均超过30%;
新打抗旱机井2700余眼;
深入开展经营性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百日行动”,排查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1360栋;
深入开展老旧燃气管道整治攻坚行动,改造完成老旧燃气管道227公里;
二、实体经济企稳回升
全市650个重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00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56个,20亿元以上项目135个;
坚持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累计开工339个,总投资2667.45亿元;
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15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36.4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120.7亿元;
通过国家审核贴息贷款项目196个,贷款额度142.36亿元;
成功举办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南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等大型活动,集中签约项目149个、总投资超1300亿元;
推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34个,总投资130亿元的华勤千亿产业基地、30亿元的兆驰晶显LED显示终端等项目顺利投产;
成功创建4家国家4A级景区,全市4A级及以上景区达20家;
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2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净增市场主体15万户,总数达到67万户;
新增上市企业6家,境内上市公司达31家,占全省38.3%;
三、双“一号工程”加速推进
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607户,实现营业收入1899.02亿元,同比增长5.9%;
全市VR及相关企业278家,预计全年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
新增上云企业超过1.5万家,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233个;
建设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25个;
开通5G基站17893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乡级行政区5G网络全覆盖;
率先开展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41个改革事项,升级打造了赣服通南昌分厅4.0版;
全市2137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一网通办率分别提升至96.12%、95.84%;
对41个领域416种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在全省率先推行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式监管;
四、改革创新增活力
首个国家制造业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落地南昌;
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4家、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6家;
年营收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0%;
培育潜在独角兽、瞪羚企业49家,同比增长25.6%;
市属国有企业由“9+1”整合重组为“4+2”,全市国资总额突破万亿大关,市属AAA信用评级的国有企业达到5家;
打通53个市直部门、11个省直部门1193类数据,实现20多亿条数据的共享应用;
五、城市建设彰显大气开放
实施“胡子工程”攻坚行动,南外环高速公路等19个久拖不决、久推不动基建工程顺利销号;
50余个城市更新项目加快推进,271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万套国家棚改任务全部开工;
开工建设城市休闲空间52个、城市公园13个、绿道26条。新建公共停车场57个,新增泊位近1.4万个;
六、“两整治一提升”行动成效显著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2亿斤以上;
创建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个;
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家,10家企业进入中国农企500强;
370公里县乡道和88.5公里省道“白改黑”、330个重点村整治基本完工,747个村庄亮灯工程全部完成,整改完成问题厕所9863个;
全面实施165个美丽乡镇建设项目,20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60个村镇获评全省文明村镇;
投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97亿元,实施项目411个;
全市1149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近13.3亿元;
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高效
空气质量优良率86.2%。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9%,全市22个断面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截至11月底,PM2.5平均浓度为27.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2,两项指标在中部六省会城市排名第一;
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全年完成1152个排水单元整治任务;
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60万千瓦;
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80%;
发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7.48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5.62亿元;
新增城镇就业6.15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3.38万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
新增普惠性幼儿园40所、普惠性园位10600余个。新建中小学26个,新增学位3.5万余个;
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06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54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2.11万个;
推动“孺子书房”建设,预计今年建成开放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