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33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南昌新闻网讯 今年5月21日是第33个“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南昌市残联以“精准助残、精细惠残、精心扶残”为工作主线,以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为落脚点,全市33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拓宽残疾人“就业路”

“2021-2025年,全市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人数1500人。”前不久,南昌市发布“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引发市民广泛关注。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南昌市残联教育就业科科长刘瑞娟表示,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在准确掌握残疾人就业基本数据和情况的前提下,实现残疾人就业服务精准化精细化。同时,针对部分残疾人文化程度低、就业能力弱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工作。

为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全面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近年来,我市开设了瓷板画、中式烹饪、手工制作、中西式面点、计算机操作员等培训班,培训学员948名;开设淘宝“云客服”培训班,培训学员101名,就业率达94%;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赣绣”培训班,培训学员30名,就业率达75%。与此同时,我市还打造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残疾人提供创业孵化支持、创业项目支持、创业人才培养、手工艺(产)品制作销售服务等。

打开电脑,点开淘宝“云客服”,43岁的龚希禧一边敲打键盘回复着不停闪烁的消息,一边说:“我是肢体残疾,外出行动不太方便,2021年参加了市残联组织的淘宝‘云客服’培训班,结业后成为了一名客服,主要负责解决买卖双方纠纷问题,平时一个月的工资在4500元左右,‘双十一’‘双十二’期间,收入会更高一些。”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许多就业新形态的出现为残疾人追逐梦想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可能,也成为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要发力点。

为鼓励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就业稳定性,南昌市出台了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办法。截至2023年4月,全市线上审核2022年度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319家,已审核确认残疾人749人。

开启残疾人“新生活”

“新厕所的马桶装好之后,我现在去厕所更安全更方便了!卫生间和厨房也铺了防滑地砖,洗漱设施等都是崭新的,水电等全部重新改造了。”家住东湖区八一桥街道的重度残疾人黄小牛对无障碍改造后的生活赞不绝口。

这得益于东湖区残联一项扶残助残措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是帮助残疾人实现生活自理、改善精神面貌的重要途径,也是顺应残疾人期待过上美好生活的有效举措。在南昌市残联的带领下,各级残联摸底需求、建立台账、筹集资金,为肢体残疾人家庭的厨房、卫生间、卧室等部位的基础设施进行有针对性改造,包括改门、改坡、改灶、改水、改电、平整地面、安装坐便器和扶手等,消除其居家障碍;为视力残疾人家庭安装扶手、语音对讲门铃、电脑盲人读屏软件,改造卫生间、电器遥控开关以及配置具有语音提醒功能的生活用品等;为听力、言语残疾人家庭安装闪光门铃(或可视门铃),配置闪光水壶、震动闹钟等无障碍生活用品等……

“目前,我市为2181户残疾人家庭提供了无障碍设施改造服务,预计2025年,能改造5000余户。”南昌市残联维权科科长于文凯说。

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的生活无“碍”,而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则托起了残疾人群体“稳稳的幸福”。

据统计,截至2023年4月底,我市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已分别惠及困难残疾人15万余人次、重度残疾人19万余人次。

营造扶残助残“新气象”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也为残疾人搭建学习、交流、提升平台,近日,我市各县区围绕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助残活动。

5月19日上午,由南昌市残联、西湖区政府主办,西湖区残联承办的第33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举办。

现场开展了残疾人作品、产品义卖,残疾人康复、就业、技能培训咨询,“举办了残疾人就业招聘会等。西湖区残疾人艺术团还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展示了残疾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红谷滩区残联将开展“全国助残日”文艺汇演,通过架子鼓演奏、胡鼓演奏、葫芦丝演奏等,展现残疾人风采;东湖区残联将开展义卖、盲人按摩“六进”志愿服务、残疾人辅助器具捐赠活动……(宋明进全媒体记者万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