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速讯:江西南昌:数字技术助国家新基建,“千兆城市”跻身第一方阵
12月20日,江西双“一号工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南昌经济开发区,走访江西通慧科技和中国(南昌)数字经济港。南昌正在打造全省大数据中心和智能制造高地,因此大力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大数字重构行业发展新格局
(相关资料图)
江西通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慧科技)的展示厅设计别具匠心,全金属设备,冷色调LED环境照明,沉浸式通道,摆放着各种规格的大屏幕,体现了科技感和神秘感,给访问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展示厅最大屏幕上,一套由公司自主研发的“结构物全寿命周期管理云平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正在对建筑物实现全天候远程在线监测和数据分析,15项监测数据每10分钟刷新一次,实时显示着一座大桥的结构安全情况,光纤应变、温湿度、风速风向、倾斜、振动……
“这套系统正在实时对建筑结构进行自动体检。”通慧科技董事长谢天长对澎湃新闻称,他所在企业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为载体的数据驱动型智慧感知AI软硬件产品研发商,而业务也是基于AI物联网智慧建造、结构全寿命周期智慧感知桥梁、隧道、高边坡、高填土建立交通工程感知网络;城市生命线物联感知支撑平台,提供完善的全面感知、动态感知解决方案,感知城市生命线涉及的水、电、气、热力、危险源等监测数据。
“更准确地说,我们的业务服务于新基建。”谢天长称,以公司研发的“结构物全寿命周期管理云平台”为例,它能通过远端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测,结合智能化、场景化的业务分析模型,实现超前的预测、预知、预警、预控。加强对城市生命线相关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的安全状态信息的有效感知,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各类安全要素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处置。
“我们想通过系统服务,尽最大可能提供安全生产的可检测环境。”谢天长称,在2020年,中国市政桥梁就已经突破100万座,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管养,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
但随着5G的发展、传感技术的发展,让桥梁拥有了高科技的“保护伞”。
通慧科技展厅还有一架抚州赣东大桥模型引人注目,它被安装了200多个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桥面上风速风向情况,传感器可实时采集桥梁具体的参数,比如振动了多少、偏位了多少、采集到数据后,上传至“结构物全寿命周期管理云平台”,最终平台将根据数据提供准确的分析报告,而专业人员也将及时根据分析报告给予解决方案。
“大桥我们肉眼看上去是静止的,实际上它每时每刻都在上下波动,而且幅度还不小。”通慧科技一位技术人员称,目前该公司的客户遍布26个省市自治区,拥有200余个市政及智慧建设项目的客户。
“我们希望让更多工程项目能享用到该项目。”谢天长称,他和团队将抓住当前新基建的历史机遇,创造建筑产业物联网新业态,改变工程建筑业的商业模式,打造开创性的、万物互联时代的中国式数字建筑产业。并将借势“新基建”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开发智能化、数字化战略能力,打造行业发展新格局。
数字经济港成就基建新方向
中国(南昌)数字经济港拥有相似的使命和定位——它致力于引领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
眼前这个占地面积128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已经吸引中国电信中部(江西)云计算和大数据临空节点、中国联通智·云数据中心等大数据项目先后入驻。
如此多的大数据企业为南昌数字经济注入强大活力。
走进云数据中心机房,只见数据灯闪烁不停,几百个单位能耗数千瓦的IT机柜排列整齐,大数据计算服务器就在其中。
“它们能为企业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中国(南昌)数字经济港一家企业云数据中心运营方工作人员称。
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项目经理熊欣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中国联通智·云数据中心建筑面积超1.5万平方米,总体规划3000个机柜,项目总计划投资20亿,是中国联通在华东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
由于数据应用服务是赋能“新基建”的重要平台,故而全国各地都兴起了数据中心建设,南昌更是领风气之先。
据《南昌日报》报道,南昌4G综合覆盖率达100%,5G基站累计开通超1.2万个,约占全省1/4,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100%,建成各类大型数据中心9个,获批建设全国第17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荣获国家首批“千兆城市”称号,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根据统计显示,南昌经开区大数据中心机构总量占据全市的一半,总投资预计超过80亿元,规划建设约5万个机柜,已为150家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目前国内几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已与我们签约。”熊欣称。
他认为,伴随着江西省内多个云计算中心、机房的建成,云计算业务也成为了江西联通发展增速度最快的板块,他相信这一机遇也将为南昌乃至江西全省的数字产业发展带来利好。
关键词: 双一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