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点评!执实干之笔 以担当为墨 绘乡村振兴华章——南昌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在东湖区扬子洲镇,村民们正翻耕农田栽种秋冬作物;新建区铁河乡,渔民们忙着捕捞鲈鱼准备发往武汉等批发市场;南昌县武阳镇西游村,干净的水泥路、沥青路通往各家各户,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散发出诱人的果香,果园内游人如织……

十月,英雄城稻粱丰硕,果实饱满;绿树村边,青山郭外;村美民富,产业兴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南昌站上新的奋斗起点,以“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为主基调,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盯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硬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资料图】

截至目前,全市脱贫劳动力26375人中,已实现就业21413人,就业率达81.19%,同比增长2.45%;仅2021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6706.7元,同比增长18.2%,今年还有望继续攀升;全市46250名脱贫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家庭医生签约率93.3%、履约率100%……

齐为乡村谋振兴

新一届“探路者”

新建队已出发、进贤队已出发、安义队已出发……自南昌市新一批市派驻村工作队到岗到位后,他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通过开展走村入户、谋划产业发展等举措,了解熟悉村情、民情,为村民解难事、办实事。

“大爷,我说话你能听清楚吗?”“听到了,听到了!”……

10月9日,新建区石岗镇简山村驻村工作队给脱贫户喻集中送去了助听器。“在日常走访中,我们发现喻集中大爷的听力衰退严重,为了更好地照顾他的生活,我们立即与相关部门协商,经过对比挑选,为他‘私人订制’了一款助听器,让他生活更方便。”驻村第一书记吴治宇说。

戴上助听器的喻集中脸上露出的笑容格外灿烂:“政府真好,工作队真好,以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通过与帮扶对象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了解他们最近的身体状况、家庭变化、生产生活情况和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等情况,也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解读有关政策,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他们的生活日益渐好,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吴治宇说。

生产车间里、蔬菜大棚中、脱贫户家中,一张张真诚朴实的面孔,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主动深入、精准摸排、因户施策……一个个披星戴月的身影,扑下身子忙碌在帮扶一线,聚焦群众所盼,不见成效决不罢休。

“这个就是我们的百亩草花生产基地。”在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义坪村,市农业农村局驻村第一书记范雨锁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园区里各种花卉正静待花开,占地100亩的大型温室育花基地姹紫嫣红,占地40000平方米的连体大棚蔚为壮观。村里的脱贫户们,正忙着照顾花苗。

这些村民刚来花卉基地时,是花卉种植行业的“门外汉”,在范雨锁的帮助指导下,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种花能手,有了稳定的收入。如今,该基地每年生产的花卉有2000多万盆,产值15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160名村民就业,其中包括16名脱贫户,他们人均年纯收入增加了一万多元。

“我仍记得当时拿着土地流转协议,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时的情景。”范雨锁说,当时他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花了三个多月时间,针对村民的顾虑进行耐心细致解答,面对面宣传土地流转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将土地流转出来。而正是当初的坚持,才让义坪村发生了如此喜人的变化,“草花生产基地的建成不仅可以带动周边劳动力务工就业,也可以促进该村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此外,通过村集体租赁、入股等形式吸引村集体参与经营管理,能够增加集体收入,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范雨锁说。

80个“十三五”脱贫村驻村工作队接续奋斗,82个“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踏上驻村帮扶新征程。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驻村第一书记们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点亮明灯,把汗水挥洒在乡村热土,织就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近两年,我市共选派91名选调生到“十三五”脱贫村和“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担任村书记助理,选派45名选调生任驻村工作队员,选树100个市级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50名市级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广招英才、高效用才,持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

筑牢返贫防线

托起群众幸福生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南昌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要工作任务,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大爷,你家里现在有几口人务工?收入情况怎么样?住院一般能报销多少……”为进一步提升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质效,日前,新建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拿着记录本进村入户,积极开展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

“此次排查人员覆盖了新建区所有农村人口,重点排查脱贫户、农村低保对象、农村残疾人家庭、多子女家庭等‘八类人群’。”新建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杨峰告诉记者,对排查新发现的困难农户,该中心及时按照防返贫监测工作要求进行分析研判,分类处理,对符合监测对象条件的农户,按程序识别纳入。

今年,全市乡村振兴系统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存盲区、不留死角”的要求,在南昌有农村户籍人口的县区,开展2022年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截至目前,共摸排对象63.1万户256.5万人,拟识别纳入监测对象56户211人。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行农户自主申请、部门筛查比对和干部摸排走访“三线预警”的监测方式,根据家庭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快速精准识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目前,全市累计识别“三类对象”1528人,其中今年以来新识别301人,累计消除风险1058人,未消除风险的470人也均已落实帮扶措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扎实推动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兜好底,日子有底气。在住房保障上,全市乡村振兴系统持续做好全市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将207户符合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政策条件的六类重点对象,纳入了2022年全市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计划,目前已全部开工;在饮水保障上,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全面排查,开工新建3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兜底保障上,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55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20元。

“在帮扶车间工作好,离家很近。”在进贤县张公镇老王村,脱贫户王兰仂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前往老王村文轩笔杆厂就业帮扶车间,“早八晚五,中午还能休息一个半小时,每月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她笑着说。2017年,进贤县在老王村成立文轩笔杆厂扶贫车间,如今车间已吸纳20余名老王村及周边村民就业。

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我市正全力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行动,筑牢防返贫“铜墙铁壁”。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爱心超市”292家,覆盖脱贫群众和监测户5238户,现有39个帮扶车间,设置公益性岗位299个,“巾帼帮帮团”共招募469名巾帼志愿者,结对帮扶了493户农村特殊对象家庭。

聚焦产业发展

铺就增收振兴路

立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一年来,全市乡村振兴系统聚焦促振兴,绘好“乡村产业发展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良好开局。

金秋十月,在新建区象山镇河林村帮扶产业园果蔬基地里,300亩辣椒长势喜人,一派大丰收的景象。循着成片郁郁葱葱的“辣椒林”,记者见到了村民万桃招,“今年土地流转分红将领到1万多元,在家门口务工还能赚到2万多元,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以前家里就靠几亩耕地勉强维持生活,在政府的帮扶下,我们把18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村里建起了果蔬基地,每年不仅有了土地分红,在基地工作每天还能赚工资,日子越过越红火。”万桃招说。

“为促进农业产业帮扶,我们村民利用‘支部+电商’销售模式,通过媒体推介、直播带货、拍抖音数字赋能的方式,再加上与商超搭建平台,扩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河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江发挥告诉记者,该村还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节假日高峰时接待游客可达400余人。

扶贫“扶上马”,更需“送一程”。我市坚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高质量、可持续脱贫的根基,持续加大衔接资金向产业发展项目的倾斜力度。2021年以来,我市累计安排2.99亿元衔接资金用于帮扶产业发展,推动全市1880家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参与产业帮扶,带动脱贫群众(监测对象)产业参与5173户,稳定就业4224人。同时,接续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做好现有存量贷款的到期偿还、使用监管和财政贴息,确保符合条件且有贷款需求的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应贷尽贷。

在南昌县武阳镇朱坊村产业帮扶基地里,谈笑声中,合作社成员们干劲十足。“武阳镇朱坊村原是南昌市级‘十三五’脱贫村,多年前是‘空壳村’,没产业、没资源、没收入,在驻村工作队和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朱坊村成立了连心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村集体产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连心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文广说,“同时,还联系家乡在外农业技术人才,又发展了大棚经济,合作社的成立实现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吸收了脱贫户16户、一般农户20户。”

近年来,朱坊村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实施高品质果蔬栽培项目,大力发展大棚经济,在产业帮扶基地项目上,村集体每年增收30万元。同时,发包鱼塘600余亩,盘活鱼塘等“沉睡”资源,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翟侃南昌日报记者胡彦思 吴潇远/文 熊家福/图)

关键词: 乡村振兴